山東鑫海礦業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是一家以提供“礦業全產業鏈服務(EPC+M+O)”為主,集礦山設計研發、機械制造、裝備采購、礦山管理、礦山運營和行業資源整合為一體的總承包總集成服務商。鑫海礦裝堅持“您需要的正是我們能做到的”服務理念,大力實施“五化發展戰略”:營銷互聯化、市場國際化、制造服務化、管理現代化及發展創新化,努力為客戶提供高收益、低能耗的礦業全產業鏈服務。
服務過的礦山
礦業全產業鏈服務項目
礦石采選技術
產品出口國家
聚焦行業動態,解讀選礦知識,剖析行業熱點,分享選礦經驗我們將所有新聞資訊第一時間呈現給您
9月3-6日,2025年第11屆土耳其國際礦業展在伊茲密爾成功舉行,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礦山行業公司、供應商及專業技術人士。鑫海礦裝攜“礦業全產業鏈服務(EPC+M+O )” 亮相展會現場,向現場嘉賓詳細展示了鑫海礦裝從選礦試驗-礦山設計-采礦工程施工-選礦工程-尾礦庫工程-采選承包運營的一站式服務,吸引了大批參展嘉賓蒞臨鑫海展位同技術人員進行深度洽談!
土耳其礦產資源豐富且種類多樣,在全球礦產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其硼礦儲量占全球72%,居世界首位,是全球第二大硼礦生產與出口國;花崗巖和大理石儲量占世界40%,品種、數量均為世界第一,總儲量約7.8億立方米。
鉻礦儲量約1億噸,位居世界前列;釷礦儲量占全球22%,為核能開發提供潛力;煤炭儲量約155億噸,保障國內部分能源需求。此外,貝帕扎里天然堿礦區擁有全球第二大純堿儲量,長石儲量占全球23%,斑脫土儲量占全球20%,這些礦產為其相關工業發展提供充足原料。
鑫海礦裝將積極把握土耳其市場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在“礦業全產業鏈服務(EPC+M+O)”方面的技術優勢與成熟經驗,致力于為土耳其客戶提供定制化、高標準、綠色化的選礦解決方案,助力土耳其礦產資源的高效開發!
我國露天鐵礦石資源豐富,常見的礦石類型主要包括磁鐵礦、赤鐵礦等。這些礦石類型在礦物組成、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對露天開采工藝的影響方面各有特點。
剝離是去除礦體表土和巖石的首要步驟,對開采進度和成本有直接影響。穿孔作業為爆破做準備,潛孔鉆機和牙輪鉆機分別在中小型和大型露天礦中使用。爆破破碎礦巖,深孔爆破在大型礦中應用廣泛。采裝是裝載爆破后礦石到運輸車輛的過程,涉及挖掘機、索斗鏟等設備,其選型和配置影響效率和成本。運輸將礦石從采場運至選礦廠或破碎站,主要方式有汽車和鐵路運輸,自卸汽車在露天礦中常見。排土是將剝離物和廢石運至排土場的過程,需考慮運輸距離和地形,常見的排土方式包括鐵路和公路運輸。
臺階開采法是一種將露天礦場劃分為多個水平臺階的開采方式,每個臺階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寬度,依次進行剝離和采礦作業。
這種開采方法適用于礦體賦存條件較好、礦巖較堅硬的露天礦。其技術特點在于工作幫坡角相對較緩,一般為8°~15°,臺階高度則取決于礦體產狀、礦巖性質、開采強度等因素。對于需要爆破的礦巖,臺階高度通常為挖掘機最大挖掘高度的1倍至1.25倍。臺階開采法的優點在于能夠實現大規模的剝離和采礦,開采效率高,且設備適應性強,適用于多種類型的采掘設備,如單斗挖掘機、牙輪鉆機等。然而,該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點,如初期投資大,基建工程量大,導致初期投資較高,同時剝采比高,在開采初期剝離巖石量較大。
陡幫開采法通過加陡工作幫坡角,能夠有效推遲剝離高峰、增加備采礦量,從而提高礦山生產能力。陡幫開采法的技術特點包括工作幫坡角較陡,通常大于緩幫開采的工作幫坡角,能夠減少初期剝離量。該方法適用于礦體賦存條件復雜、剝采比高的露天礦。陡幫開采法的優點在于能夠有效降低開采初期的剝采比,增加備采礦量,提高礦山的生產能力和資源利用率。不過,這種開采方法對技術要求較高,需要精確的開采設計和嚴格的生產管理,以確保邊坡穩定。
鉆孔與爆破技術在露天鐵礦開采中至關重要,優化這些技術能提升采礦效率和安全性,同時降低成本并減少環境影響。
螢石,又稱氟石,是自然界中一種常見且具有重要工業價值的礦物,其主要成分為氟化鈣(CaF2),理論化學組成中含鈣51.33%、氟48.67%。螢石晶體具有玻璃光澤,外觀顏色鮮艷多樣,純凈螢石為無色,但因常含釔、鈰等稀土元素以及其他雜質,造成晶體內部結構空位及色心致色現象,使其呈現淺綠、深綠、藍、紫等多種顏色,甚至多色共存于一塊晶體中。
螢石根據氟化鈣(CaF2)含量分為酸級(≥97%)、冶金級(85%~96%)和陶瓷級(75%~85%)三類。酸級螢石是氟化工核心原料,用于生產氫氟酸,進一步合成含氟聚合物、制冷劑等高附加值產品;冶金級螢石作為冶金助熔劑,可降低金屬熔點并優化冶煉效率;陶瓷級螢石則廣泛應用于建材領域,提升玻璃、陶瓷制品的透明度和硬度。
當前螢石選礦以手選、重選和浮選為主,其應用取決于礦石特性。手選法:適用于螢石與脈石界限清晰的礦石,效率較低,多用于大顆粒分選或早期廢石剔除,常作為聯合工藝的輔助手段;重選法:基于礦物比重差異,用于低品位礦石預選富集,如南非、意大利采用重介質預選技術高效分離石英等輕礦物;浮選法:是主流工藝,通過藥劑調控實現螢石與脈石分離,但需針對細粒化、復雜化礦石(如伴生石英/方解石)優化條件以提升純度。螢石礦按組分分為單一型和伴生型,需適配不同的選礦工藝。
石英型螢石礦選礦工藝:石英型螢石礦浮選工藝較為簡單,多采用階段磨選工藝,以碳酸鈉調節pH值至8~9,油酸類為捕收劑,水玻璃作抑制劑,通過多次精選,即可獲得高品質的螢石精礦。
方解石型螢石礦選礦工藝:螢石與方解石因鈣離子溶解性相近,易相互轉化干擾浮選,且表面性質相似,分離困難,常需多級精選及新型藥劑輔助。
稀土-螢石伴生礦:稀土-螢石礦常需分離稀土與螢石并提純,主要工藝包括優先浮選、磁-浮聯合等。
氰化法是以堿金屬氰化物水溶液作為溶劑,在空氣中自然氧化,從而存在生成一價金的絡合物,最后用水清洗得出黃金的方法。
氰化-炭漿法(又稱CIP法)提金工藝是金礦處理的工藝之一,全稱是全泥氰化炭漿法提金工藝。炭漿法提金工藝是指將含金礦石破碎研磨泥化制成礦漿,之后借助藥劑進行氰化浸出,然后用活性炭將溶解的金直接從礦漿吸附出來,載金活性炭再解吸電擊,得到金泥后直接分離提純熔煉的工藝方法。炭漿法主要是由浸出礦漿、氰化浸出、活性炭吸附、載金炭解吸、電擊得金泥、脫金炭再循環、處理浸出礦漿、金熔煉等工序組成。這種方法的優勢有兩點,第一適應性強(適用于硫化礦,氧化礦,混合礦),第二投資成本低(節省了氰化后固液分離這一步驟)。
樹脂礦漿法是一種在化學選礦中用離子交換樹脂處理礦石浸出液從而回收金的礦漿吸附工藝,類似于提金工藝中常見的活性炭吸附工藝,只不過吸附介質由活性炭變成了離子交換樹脂。
樹脂礦漿法提金工藝主要包括樹脂吸附、飽和載金樹脂上金的解吸回收以及樹脂再生三個基本流程。目前,應用最為成功的樹脂材料是AM-2B樹脂,迄今為止在俄羅斯、烏茲別克等國家的樹脂礦漿提金廠已有近30年的應用歷史。
生物氧化法是一種新興的處理含砷、硫金礦的提金工藝,是近年來在黃金難選冶金技術領域中發展最迅速和最有應用前景的一項高新技術。生物氧化法,又稱生物浸出技術,是用適溫細菌催化氧化金屬變成可溶性硫化物的生物化學方法。生物氧化法通常是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進行,優選出喜歡硫、鐵的浸礦菌株,經過適應性培養,在適宜的環境下,利用這些適溫細菌將含硫、砷的礦石氧化為硫酸鹽和高鐵,從而解離出包裹在硫化物中的金,再使用氰化提金工藝,最終達到提金除砷的目的。
在濕法冶金領域,含銅金礦石被公認為難選礦石之一。這類礦石因銅含量較高(大于0.5%),導致氰化浸金過程中氰耗增大,同時金的浸出率偏低。
為了避免銅金礦石直接氰化的高氰耗和低浸出率,對于這類礦石的處理一般采用二種方法,金銅分步提取和選擇性浸金。
對于以氧化銅和次生硫化銅為主要成分的銅金礦,先進行硫酸浸銅預處理,然后進行氰化提金。銅的浸出率一般可以達到70%以上,產生的硫酸銅溶液用鐵屑置換得到海綿銅。經過硫酸處理后,后期的氰化過程氰耗會大幅度降低,同時金的浸出率也會有所提高。
硫酸浸銅+氰化提金工藝可以有效地解決浸金過程中銅的影響,做到銅金的綜合回收,是處理此類礦石最簡單實用的方案。不足之處在于要進行酸堿介質的轉化,周期較長,而且一般情況下硫酸耗量較大。
此工藝不但適用攪拌浸出,也適用堆浸工藝。對于氧化銅和次生硫化銅的預浸,也可以在氨性介質中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后期氰化浸金的介質轉換,但銅的浸出效果較差。另外,中南工業大學李德良研制的銅的浸出劑CSUT(ab),可在酸性、中性、堿性介質中使用,是一種有效的浸銅劑,可以快速溶解金礦中銅鋅等有色金屬干擾物,提高金的氰化浸出率。
黃金作為一種全球戰略資源,近年來價格飆升,高效回收金礦石成為采礦業的首要任務。鑒于金礦石種類繁多,每種礦石都具有獨特的礦物成分和金賦存狀態,因此,制定合適的選礦工藝對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提取效率至關重要。從低硫化物礦石到多金屬礦床,了解每種礦石類型的特性是設計有效加工策略的關鍵。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不同類型的金礦石,并探索適合每種礦石的專用選礦方法。
礦石的主要特征
低硫化物含量(硫化物<5%)金礦石一般為 石英脈型、復合石英脈型、細粒浸染型,具有以下特征:
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75%以上),少量黃鐵礦,偶爾含微量銅、鉛或鋅礦物(通常無經濟價值)。
金礦賦存狀態:
l 粗金(0.1-2 毫米):比例高,通常是自由磨削或裂縫填充的金,可通過重力分離輕松回收。